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關鍵詞: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說:“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
在《雪公講要》里面,他引了「包注」,包咸的批注,說「矜,矜莊也」。『君子矜而不爭』,這個「矜」字,是矜莊的意思,就是莊敬,很恭敬、很莊重這樣的意思。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講君子很莊敬,但是又不與人爭;很合群,但是又不結私黨。這個「黨」是私黨的意思,黨同伐異那個黨。在《尚書.洪范篇》有這么一句話說,「無偏無黨」。這個偏是偏私,黨也是偏私的意思,結黨營私,小人就干這個事情,結黨營私。君子『群而不黨』,他很合群,跟任何人都很和睦、和諧,但是他不結私黨。為什么他不結私黨?他沒有私心,大公無私,何必要結私黨?一個團體如果說結私黨、分派別,這個團體肯定就壞了,就會衰落。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如果這些大臣們各自都結黨營私,那這個國家就有危機,大家不能夠同心合力,都是自己想自己的事,那么這個國家就會有動亂。你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這個就需要教育,關鍵是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淡化。君子是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小人就是自私自利,「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心地上就在這區別。既然他沒有自私自利,當然他不會跟人爭,就「矜而不爭」,對人都恭敬有禮,而不去跟人爭,跟人都很合群。他沒有利益沖突,當然他會跟人和諧。即使別人不跟他和諧,他也跟人和諧,他內心里沒有對立、沒有沖突、沒有矛盾。凡是有對立沖突矛盾的就是個利益,除了利益沖突以外,有什么矛盾?你說有意見不和,那都是暫時的,把道理一講清楚,也就沒什么不和。真正不和都是因為利益上不和,君子沒有名聞利養的心,所以他群而不黨。這就需要教育,君子是教育出來的。一個團體里面,我們希望大家都是君子,這個團體的領導人就得天天教,天天給大家上課,講圣賢之道。最重要的自己先做好榜樣,自己沒有私心,底下的人自然他也就正了。
蕅益大師在批注里面講,「矜,則易爭。群,則易黨。故以不爭不黨為誡勉」。小人他也有莊敬的表現,特別是在公共場合,他會做出一套君子模樣,好像很懂禮節,待人也有禮貌,也能恭敬人,矜能做到。但是那是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一有利益沖突,他就爭了。所以孔子在這里勸誡我們要從真實心中做,矜而不爭,不爭是內心里面真正大公無私,沒有自我了,爭個什么?剛才講到的,要識得自己,自然不爭。你要真正認識了整個宇宙就是自己,全部宇宙都是你的你還爭什么?你沒有,你還爭那還情有可原;全都是你的,你為什么要爭!要爭,那都是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本性中具足萬法,所以就有貪、有爭這樣的心。這就是愚癡、顛倒,把這個一體的自己分隔開來,分成人我對立,然后還要跟人爭,你看冤不冤枉。
「群而不黨」,群就易黨,小人也有很合群的,你看他好像跟人都很合得來,實際上如果內心自私自利,他就有分黨,他內心里面會想這個人跟我合得來,我要跟他多走在一起,共營私利。那個人跟我合不來,或者他是很正直的人,他不會聽我的,或者是這個人他有他的私利,跟我是有矛盾,就合不來。你看內心里就已經有私黨,所以他那個群不是真正的和諧。真正的和諧是跟任何人、任何物都能和諧,就沒有不和諧的,這是群。
所以這里協會也提倡修六和敬,修六和敬最重要的不是要求別人,要求自己。如果你要求別人跟你和敬,說老實話,你是不可能找到這樣和敬的團體,你找不到。為什么?你求諸人,求諸人你是一種控制占有的心,那已經跟人對立起來,怎么能和?一定要求自己,只要求自己跟別人和,絕不要求別人跟我和。即使對方打我、罵我、傷害我、仇恨我,我也跟他能和,合群,沒有不合群的,自己內心沒有私心,群而不黨。
因此,孔老夫子在這里以不爭不黨為勸勉,勸導我們不要去爭,不要結私黨。結私黨是把真正的大我,一體的自己分隔開來了,割裂開來了,這是迷惑顛倒。所以君子智仁勇稱為三達德,首先是智慧,智慧是什么?你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了,你才能斷我執,把這個小我放下,知道這個身體不是我,把身見放下,我執去除了,當然你就不會結私黨,你沒有我執了,就群而不黨,也就能夠做到不爭。斷了我執就成為正覺,你真正有智慧了。你有智慧了,你就做到了仁、做到了勇,智仁勇這是一而三,三而一。一樣做到了其它兩樣就做到,有一樣做不到,那兩樣也做不到。你真正有這個智慧識得自己,你的仁才做到。你知道天下歸仁要靠自己克己復禮,這是顏淵問仁,孔子這樣答復他的。仁是什么意思?你看人字旁一個二字,兩個人合成一體就叫仁,所以仁者愛人,愛人如己,人跟自己不二,這叫仁。什么人跟自己不二?什么人都跟自己不二,所有的人,一切萬事萬物都包括在內,整個宇宙跟自己就是一,這就是仁的境界。
那是什么?你有智慧識得自己,你自然就得到仁。你要沒入仁的境界,說老實話,你還有沒智慧,你還沒認清自己。現在把道理跟你講了,你似懂非懂,如果你做不出來,你還是不懂,你真正做不了愛人,「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你沒做到,說明你沒這個智慧,不認識。所以智、仁做到了,勇也做到了。勇是勇猛,可以犧牲自己去為別人,這是勇,這是大勇,不是匹夫之勇。你拿個刀跟人家干仗,那是匹夫之勇,那不是真正的君子之勇。君子之勇是可以犧牲自己,連生命都可以犧牲。像我們昨天講到的《論語》里面一章,君子,「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他可以犧牲自己的身命來成全仁,這就是勇。
矜:音jīn,莊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