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學海而至海,故謀道者不可有止心;
莠非苗而似苗,故窮理者不可無真見。
關鍵詞:圍爐夜話
河川學習大海的兼容并蓄,最后終能匯流入海,海能容納百川,所以,一個人追求學問與道德的心,也應該如此,永不止息。田里的莠草長得很像禾苗,可是它并不是禾苗,所以,深究事理的人不能沒有真知灼見,否則便容易被蒙蔽。
[評語]
“川學海而至海”,乃是一個比喻,如果把每一個讀書人的求學心當作河川,而把知識當作海洋,那么,由一條河的發源一直匯流到海洋,其中必然要經過許多崇山峻嶺。然而河川始終奔流不息,正如讀書人求學也應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知識道德才能更淵博深廣。而且,“泰山不辭壤土,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棄細流,故能成其大。”讀書人也不要放過任何獲得新知的機會才是。
有時候,真理的辨認是十分不容易的,就像苗與莠一般難以分別。因此,在研究任何一種學問,或窮究一項事理時,一定要經過謹慎的判斷,才能評論是非。只有真知灼見方能洞察真理,排除似是而非的謬論。萬一被蒙蔽了,還能探究真理嗎?所以說“窮理者不可無真見”。
謀道:追求學問及人生的大道理。莠:妨害禾苗生長的草,像禾,俗名狗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