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所為,得毋抱慚于衾影;光陰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關鍵詞:圍爐夜話
每天早晚的所作所為,沒有一件中暗中想來有愧于心的。人生的光陰雖然已經逝去,但是總希望在晚年能看到一生的成就。
[評語]
“無愧”可從多方面來說,有無愧于天地,無愧于父母,無愧于妻子兒女,無愧于國家社會,這是就外在而言;就內在而言,就是無愧于心。內外兩者,原是一體的兩面。由此看來,無愧似乎是很難的一件事。其實,說起來并難,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對人對事盡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無可愧之事了。
能對父母盡孝,對妻子盡情,對朋友盡誠,對社會盡力,國家盡忠,對自己盡生命之長,對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已盡了心,這樣的人即使隨時死去,都是清清白白,是最輕松、最快樂的人了。人最怕對人對事有所虧欠,弄得睡不安寢,食不下咽,即使外在生活再舒適,也是無法快樂的。
“桑榆暮景”是形容人的老年,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桑榆所以晚照,無非早種桑榆,否則陽光照了一天,又何得而美好。因此,要老來無所悲哀,毫無人生徒然之感,必須及早努力。莫要在一日的陰雨的之后,連個夕陽也見不著,更別說滿天的繁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