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
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
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
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乘坐帆船來到蓬丘島,上樟樓觀賞著名的錢塘江潮。
五馬大車載你我一同遨游,興致如三山逐浪高。
天竺寺森然收如眼底;一路松風在唱著秋天的歌。
看云卷云舒,變化莫測;順水流而上,窮其源頭的清幽。
遙遠的大海在重重山巒的那邊,窗外江水奔涌歸大海。
詩寫好了,足以傲視日月,吳國山水充滿了無限樂趣!
唐時,杭州隸江南東道。州有天竺寺,乃今之下天竺寺。《咸淳臨安志》:下竺靈山寺,在錢塘縣西十七里。隋開皇十三年,僧真觀法師與道安禪師建,號南天竺寺。唐永泰中賜今額。《淳祐志》云:大凡靈竺之勝,周回數十里,而巖壑尤美,實聚于下天竺靈山寺。自飛來峰轉至寺后,巖洞皆嵌空玲瓏,瑩滑清潤,如虬龍瑞鳳,如層華吐萼,如皺縠疊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林木皆自巖骨拔起,不土而生。傳言茲巖產玉,故腴潤能育焉。其間,唐宋游人題名不可殫紀。《一統志》:下天竺寺,在杭州府城西十五里。晉咸和中建,寺前后有飛來、蓮花諸峰,合澗、跳珠諸泉,夢謝、流杯、月桂諸亭,游人多至其間。
《十洲記》:蓬丘,蓬萊山也。
《夢梁錄》:樟亭驛,即浙江亭也,在跨浦橋南江岸。《浙江通志》:樟亭,在錢塘縣舊治南五里,后改為浙江亭,今浙江驛其故址也。
三山,謂蓬萊、方丈、瀛州三神山。
五馬,古太守事。
楊齊賢曰:自西湖入天竺寺路,夾道皆古松,其地名曰九里松。靈隱、天竺同在一處,皆由松門而進。
顏延年詩:“振揖發吳洲。”
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