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榮橘柚 柳宗元 橘柚懷貞質,受命此炎方①。 密林耀朱綠,晚歲有余芳。 殊風限清漢②,飛雪滯故鄉。 攀條何所嘆,北望熊與湘③。 【注】①整聯典出屈原《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炎方,南方,此謂永州,為柳宗元貶謫之地。②殊風,指江南、江北風俗各異;漢,銀河,借指淮河,傳說橘至淮北則為枳。③熊,熊耳山,在今河南省;湘,湘山,在今湖南省。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懷著美好品質的橘柚接受命運的安排,生長在炎熱的南方,適應了這里的水土。 B. 橘柚在林中紅綠相映,色彩斑斕,又經冬不衰,一年將盡之時還能散發出香味。 C. 頸聯將橘與雪進行對比,橘生淮南而難以北上,飛雪只能滯留北方而難以南下。 D. 本詩與陸游《書憤》皆“北望”,陸詩是因詩人渴望收復中原,本詩則與之不同。 16. 沈德潛評價柳宗元詩“得《騷》之余意”,請結合全詩對此予以簡析。(6分) 參考答案 15.C “將橘與雪進行對比”錯誤,詩人借橘與雪表達道理類似,構不成對比。橘應生在南方,而雪滯于北方,詩人借此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 16.①詩人由北方故鄉被貶至南蠻之地,思歸不能,志向難伸,滿懷哀怨,與《離騷》表達的貶謫之怨相近。②詩人雖然被貶,但依然心懷貞質,“受命不遷”,與《離騷》中屈原對節操的堅守相近。③本詩借橘抒懷,托物言志,與《離騷》經常借香草抒發高潔的情懷相近。 【詩歌解析】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 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作者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詩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遷”引發自己被迫南來的感慨。柳宗元出生并長期生活在長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實現濟世抱負的用武之地。他被貶謫至“風俗絕不相同”的南蠻之地,志向難伸。《離騷》中屈原,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趁屈原為楚懷王擬訂憲令之時,在懷王面前誣陷屈原,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后來流放漢北,放逐江南等。 詩人雖然被貶,他也像橘柚一樣,具有受命不遷的品性。表示自己與屈原一樣贊賞并保持橘樹那種“受命不遷”的堅定品格,抒發了被貶永州的感慨。《離騷》中,屈原因為憂憤國家的前途命運,用“赴死的決絕”堅守理念,甚至“雖九死其猶未悔”。 詩的前面四句對橘柚進行熱情贊頌。前兩句說橘柚始終保持著堅貞不屈的節操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三四句從上面兩句對橘柚內質的贊美轉到對外形的描繪。他也像橘柚一樣,具有受命不遷的品性。借橘抒懷,托物言志。《離騷》中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佩帶香草喻保持修潔等。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來,“香草美人”就已經成為了高潔人格的象征。 關鍵詞:閱讀答案
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國學經典推薦
國學經典詩人初唐四杰四書五經名賢集唐宋八大家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中秋節抒情詩愛國詩離別詩送別詩思鄉詩思念詩勵志詩悼亡詩哲理詩愛情詩婉約詞惜時詩寫人詩贊美母親贊美老師古詩古詩十九首經典詠流傳第五季小李杜中國詩詞大會第九季中華經典誦讀大會四大名著易經論語周易起名五行缺什么中國好詩歌中國考古大會英語作文典籍里的中國朗讀者第三季中華經典誦讀大會詩畫中國十二生肖星座運程黃道吉日劉言史
姚合
晏殊
元結
李冠
楊億
拈華摘艷
捻土為香
交頸并頭
心力交瘁
嘴里牙多
唐詩三百首古詩詞鑒賞大全古詩三百首大全宋詞三百首先秦詩人立春古詩詞考題古詩十九首勸學
長歌行
赤壁
敕勒歌
刻舟求劍 / 楚人涉江
魯山山行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
行垢不湔,德缺不補,對天豈無愧心。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
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全一人者德之輕,拯天下者功之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