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帶你一起學習曾國藩智慧》
第三講、修身之法,曾國藩給自己立的十二條軍規
每天記住一條曾國藩家訓箴言(第三天):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身處凡塵,人情冷暖真真假假,既不說破,心里要有數)
曾國藩曾說過:不為圣賢,便為禽獸。這是曾國藩為自己定下的偉大目標,但要實現這個目標,曾國藩卻用了一個“笨辦法”,他用寫日記的方式鞭策警醒自己,上一講已說過,這一講將更詳細、更深入、更具體講解。并立下十二條規矩,還請親朋好友時刻提醒自己,發誓要跟自己死磕!早起、靜坐、練字、謹言、保身,修身勵志從一個充滿缺點的鄉下人,變成了世人眼中的圣賢。
曾國藩給自己定的目標,可比王健林的“先掙一個億”要宏大的多,因為他要當一個圣人!“圣人”這個詞我們經常提起,但它的含義卻很沉重,“圣人”跟“佛、仙”是一個等級,因為咱們傳統社會“三教并重”,都是我國主要的信仰,“儒釋道”三家都有自己的“頂端人才”。釋迦摩尼說:人都有佛性,只要凡人肯努力,人人都能成佛!道教:人人皆有真性,只要清除妄念,真性顯現,就人人可以成仙。儒家:人人都有圣人之志,只要足夠努力,開發圣人潛力,就能達到圣人境界!
“圣人”就是超人,就是完美的人,掌握了終極真理的人,了解萬物運行規律,那就“無所不能”了,甚至說前后500年,你干啥事都能成功,啥事都能通曉,此謂“內圣外王”,便能開創王者事業!30歲的曾國藩立志做一個“圣人”,不做最好的人,就為最壞的人,沒有第三選項,就是要逼自己到絕路!
在修煉“圣人”的這條路上,有兩個人對曾國藩影響比較大,一個是唐健,一個叫撾仁。當年曾國藩初到北京任職,因自我生活不規律,自制力差,所以造成了很多苦惱。他聽說有一個人,他有一套自我管理的秘籍,于是就去找他。這個人就是唐健,他對曾國藩說:就是要每天必寫日記!當時另一個大儒撾仁,曾國藩也向他請教過怎樣自我管理。撾仁也告訴曾國藩要寫日記,并且要每日反省自己。曾國藩一看,這倆大儒都說要寫日記,那這肯定就是“秘籍”了,于是也開始寫日記。
寫日記看起來容易,很多人都寫過日記,但第一點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那就是:堅持!所以寫日記是有學問的,第一,把寫日記當成一件大事來做,新本子、新筆,用“恭楷”書寫。第二,記日記不光要記事,還要記心。曾國藩從起床到睡覺,一言一行都嚴格按照圣人標準要求自己。第三,每天早上寫日記,因為腦子比較清醒,最能喚醒自己內心的力量,摒除懶惰的狀態,面對新一天,這是曾國藩日記的三大特點。
上一講咱們說過曾國藩身上有四大缺點:浮躁、傲慢、虛偽,好色,所以曾國藩就針對這些來自我改造。
曾國藩給自己立下的12條軍規!
第一, 主敬:整齊嚴束,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
第二,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第三,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戀;
第四, 讀書不二: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
第五, 讀史:二十三史每日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第六, 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須一一記出;
第七,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
第八, 謹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
第九,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第十, 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欲、節勞、節飲食;
第十一, 作字:早飯后作字,凡筆墨應酬,皆當作功課。不可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第十二, 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國蕃的修身之法和美國的政治家、科學習家富蘭克林的修身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富蘭克林先列出13種美德:
第一 、節制:食不過飽,酒不過量;
第二、少言寡語,言多必失,避免瑣碎無意的閑聊;
第三、秩序:做事當有一定時間,物品當有位置;
第四、決心,當做必做,堅持不懈;
第五、儉樸;
第六、勤勉 珍惜時間;
第七、誠實;
第八、公正;
第九、中庸適度,避免極端,別人若給你懲罰,若是應當,則盡量忍受;
第十、 清潔:身體、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第十一、鎮靜:不要因為不可避免的事故或小事驚慌失措;這一點和我曾在演講中說的一句話形成了呼應,偉大的人都偉大的行云流水風輕云淡波瀾不驚,平庸的人總平庸的行色匆匆手忙腳亂措手不及。
第十二、貞潔:不要縱欲;
第十三、謙虛。
然后一步步實施。一段時期專注實施一個項目,按照順序依次掌握,用畫日歷作為檢查每日美德是否到位,第一個星期竭力預防關于節制的任何細微的過失,而對于其他美德,只記下有關的過失,若一個星期節制那一行沒有黑點,就表示這一美德得到了加強,如果程度讓他滿意,就開始下一項。這樣以來,十三個星期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過程,一年可循環四次,最后幾個循環后,就會非常高興地看到一本沒有黑點的干凈本子了!
其實,我們在此可以說,這十三美德的養成過程,基本上就是這一本《富蘭克林自傳》的精髓,我在五年前讀《富蘭克林自傳》的時候,也只對這里有印象,而這種方式,我們幾乎可以完全照搬到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來,以養成自己所重視的品德或者其他習慣,更何況,隨著科技進步,如今各種軟件用來記錄和反省簡直再方便不過了。
對于戒色,曾國藩對自己也很嚴苛,平日多看了哪個女人一眼,他就會在日記里大罵自己一頓。在傳統的觀念里,對色一直是很恐懼的,認為色會讓人身體變差,而恰恰曾國藩身體不好經常鬧病,所以他下定決心節欲,每天找事干,讓自己閑不下來。但那時曾國藩正當年紀,如此遏制肯定很難受。所以一次曾國藩實在受不住了,就跟妻子進行了“深入”交流,事后曾國藩在日記中大罵自己,真乃禽獸也。所以由此可見,圣人真不是好做的,它要你時刻跟自己的“欲望”作斗爭,屬實不易!
后來曾國藩離開北京,到了外地領兵打仗,他還保持著讓人監督自己日記的習慣,他每個月會把自己的日記抄一遍,送回老家給兒子、侄子輩的閱讀,讓他們監督自己,這樣曾國藩在小輩面前就更不能食言了。但一個人要改變自己幾十年養成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人的潛能是相當巨大的,只要堅持得當,普通人都能有很大成就。
曾國藩雖然自我修煉的“很苦”,但他能感受到快樂,能見到實際好處。曾經曾國藩是一個資深老煙民,整天煙筒不離手,咕嚕咕嚕吸個不停,滿嘴大黃牙。于是曾國藩發誓戒煙,把所有的煙具都砸了,豪言若再吸煙五雷轟頂!很多煙民都說戒煙容易,笑言自己一年戒煙幾十回,但曾國藩與別人不一樣,他能從始至終再也不碰煙具!此毅力可謂超出常人很多倍!
從戒煙這個事情,曾國藩領悟到做事必須要有“悍然”之力,說白了就是男人就要對自己狠一點!在戒煙的前一個月里,曾國藩每天都會把自己的戒煙感受記在日記里,最初的幾天,煙癮襲來自己竭力控制,很難受,但他還是堅持、記錄、反省、鼓勵自己。但光是自己一個人鞭策自己,時間久了就會蒼白無力,于是曾國藩就把日記給朋友們看,并且日記也不長也就一二百字,很像今天的微博,曾國藩還要朋友們點評自己的日記,就這樣靠著朋友們的監督,再加上自己的堅持,一個月后曾國藩終于戒煙成功。
曾國藩戒煙戒得十分順利,他因此信心大漲,認為自己距離成為圣人也就一兩年的事情,然而,事實全然不像他想的那樣順利,不論是愛吹牛、好看熱鬧、易和別人起沖突、沉迷圍棋導致未能按時完成學習計劃……每一次改正都是反反復復。
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次測試,他準備了幾組啞鈴形狀的裝置,很重,分別讓三組學生舉起它。他對第一組學生什么都沒說,就讓他們舉著;對第二組學生說,我想看看你們當中誰最有耐力;對第三組學生說,你們舉的這個裝置事關重大,上面連著一根導線接通了全市的電力,你們若是放下就會斷電,為了親朋好友,你們得多多堅持。
結果,第一組學生平均堅持了十分鐘,第二組平均十五分鐘,第三組平均三十分鐘,可見精神力量直接決定了自己能走多遠、能做到哪一步。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寫道,第一層是食色性也,最基本的需求;第二層是安全感的需求;第三層是人際交往的需求;第四層是功成名就出人頭地的需求;第五層是自我實現的需求,把自己變成一個大寫的人。
曾國藩定下做圣人的目標實際上就是直接把目標定在了第五個層次。
朱熹曾經說:圣賢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謂求道力行)。須是策勵此心,勇猛奮發,拔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邊擂起戰鼓,莫問前頭如何,只認卷將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濟得甚事!
意思是,朱熹認為學者首先要立志,明確高尚的志向,不是將意氣去蓋他人,而是要勇猛堅決地想明白目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立大志,才能有堅強的信心和長久的恒心。
曾國藩自從立志做圣人以來,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確實使他大有改觀,他十年拿下副部級,是什么樣的為官之道創造了如此奇跡?且聽下一講講解。
作業:每天記住一條曾國藩家訓箴言(第三天):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身處凡塵,人情冷暖真真假假,既不說破,心里要有數)
歡迎在微信群里分享討論你的想法。
關鍵詞:曾國藩智慧